林浩然院士走进中星小学 鱼类科普逐个数 呼吁保护海洋资源
来源:千嬴官网QY18VIP(国际)有限公司 中小学科教周刊作者:记者 蔡敏霞2019-06-19
林浩然院士走进中星小学
鱼类科普逐个数 呼吁保护海洋资源
中星小学的学生们积极举手提问。 蔡敏霞 摄
      本报讯(记者  蔡敏霞)5月17日,“院士专家校园行”走进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中国工程院林浩然院士为中星小学的学生们作《海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科普讲座,受到在场学生的热烈欢迎,此次科普讲座还通过网络媒体全程进行直播,清远连南民族小学的学生通过直播同步观看了讲座。

      林浩然以《海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题,向学生们介绍了海洋的丰富资源,如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空间资源和化学资源等,然后引出主题——海洋鱼类。鱼,是海洋生物资源里面的主角,目前已知大约有2.3万多种。海洋鱼类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软骨鱼类,一个是硬骨鱼类。林浩然用丰富的图片和朴实的话语向学生们科普了最大的软骨鱼类——鲸鲨,魔鬼鱼蝠鲼,能够发电的电鳐、电鳗、电鲶;硬骨鱼类中奇形怪状的鱼——翻车鱼,会飞的鱼——“飞鱼”,色彩绚丽的狮子鱼,很懒的鱼——鱼,会变性的鱼——鲷鱼、石斑鱼、蝴蝶鱼等鱼类。并科普了鱼类的洄游,洄游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洄游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会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

      海水鱼为什么能适应海水呢?林浩然向学生们科普了海水鱼神秘的身体构造,如软骨鱼血液里面含有很多尿素,尿素就使得它血液渗透浓度和海水渗透浓度相差无几,于是它们身体的水分就不能够渗透到体外去从而能够得到生存。硬骨鱼类没有尿素,但硬骨鱼类生活在海水里面的话需要不断地喝水,不断地吞噬海水,来补充它的水分。它的鳃里有特殊的分泌盐的细胞可以把盐分排掉,所以海水鱼才得以在盐度如此之高的海水中生存。

      随后林浩然向学生们科普了我国南海的海洋渔业情况,介绍了南海的鱼类、海洋鱼类是如何开发并利用的,林浩然说:“经过这么多年,海洋鱼类的资源现在已经利用得过分、过度了。”林浩然讲述了目前海洋资源匮乏的现状,并呼吁大家保护海洋资源,大量发展养殖渔业。最后,林浩然表示希望学生们能够对鱼类感兴趣,他说:“鱼类的科学是大有可为的,鱼类的资源利用是大有可为的。希望将来孩子们、同学们能够在这方面努力学习,提高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将来能够在你们当中产生更多的科学家,产生更多的院士。”

      随后进行的提问环节,林浩然耐心细心地回答了中星小学学生提出来的“海洋塑料的危害”、“禁渔期非法捕鱼怎么办?”“繁殖濒危鱼类是否会导致另一鱼类的灭亡?”等问题,使得在场学生们都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林浩然是我国著名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他阐明了鱼类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作用机理,将这理论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并建立了新技术,在国内外推广并取代供不应求的传统鱼类催产剂,获得显著应用成效,对我国鱼类养殖产量提高发挥重大作用,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