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如何破局?院士专家齐献策
来源:千嬴官网QY18VIP(国际)有限公司2023-12-23

首届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穗举办

 

千嬴官网QY18VIP(国际)有限公司讯(记者 刘肖勇)12月22日下午,作为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5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专业论坛之一,首届“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科学教育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为主题,院士大咖与科技工作者代表、科学教育代表线上、线下7.6万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发展的新机遇,向海外人才展现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新生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秋明是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前主席和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发起人和首席科学家。他在“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引领国际前沿科技”主旨报告中提出,要把握国际科技教育前沿、引领国际地球科学计划、培养国际学术领军人才。


成秋明院士强调要有三个转变:从问题渠道到向数据驱动转变,从人的学习到人与机器智能学习转变,由已知问题未知答案到未知问题未知答案转变。“国际地科联正积极组织大科学研究计划,促进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据驱动地球科学研究范式转变与创新。”他说。


论坛01.jpg

 

科技部科技人才司副司长李昕在“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主旨报告中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推动科学教育的升级,要加强对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引领科学技术颠覆性创新。具体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导变革教学方式,推进前沿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在高等教育阶段,强化资源配置与科学技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同时,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倡导包容开放的创新体系。

 

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郑念在“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融合发展”主旨报告中提出,科学探索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创新创造,是学思行的结合,是手脑的配合,呼吁“从小捣鼓有大出息,不要剥夺孩子们玩的兴趣。”他表示,科学探索通过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学习,使学习者产生一种“真正知道”的感觉。比如,用文字介绍一种实验和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学习。他还呼吁家长把科学探索带回家,让孩子们在“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宋娴分享了上海科技馆打造科学教育的“多重宇宙”的实践。据介绍,上海科技馆用展览侧重打造沉浸式的教学情境,用课程激活个性化的科学学习,用数字化重塑无边界的空间体验,用“影游”联动来创新多样化的教育形态。下一步,上海科技馆将联手不同社会主体联手打造“大科学教室”。

 

“古人能想象出飞翔,却想象不出安检;能想象出千里眼顺风耳,但想象不出要电池续航和充电宝,更想象不出安检时要把充电宝拿出来。因为后者需要构建出逻辑。”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获得者、科幻作家王诺诺表示,对科幻作者来说,宏大、狂野的想象不是很难发生,真正困难的是让想象事物之间发生关联,使它们具备现实的社会意义。


论坛02.jpg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在圆桌对话环节中,王诺诺谦虚地说自己没有培养过别人的科学思维,但可以从分享自己的成长过程。“我非常幸运,爸爸是一个中学老师,最大爱好就是做手工、还会焊电路、写编程。我从小就给他打下手,他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而是愿意陪我做实验,把家里搞得像个实验室一样。”王诺诺说,培育科学思维,或许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就像郑念研究员说的一样,“孩子们需要捣鼓起来。”

 

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郑念进一步延伸道,现在大家或许“不缺知识”了,因为上网什么都能“百度”出来,但这些答案不一定是对的。所以他强调,要有批判思维和怀疑性思维,要对思维的再思维去思考,学会否定一个事物。

 

如何培育好科技创新人才?科技部科技人才司副司长李昕表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从更广泛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既需要顶尖的、具有颠覆性思维、能做颠覆性创造的科学家,也需要一大批综合能力非常强的、卓越的工程师。”

 

他强调,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估、激励等方面都需要深化改革。他以“文献计量学”举例道,“有的科学家发文章,经常在不同热点间跳跃,而不是在一个领域中持续深入突破,虽然评价因子很高,但就要考虑他是不是只在追热点,深度有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秋明认可这个观点,“最好的热点就是在没有变热之前,科学家就去做了,把它从冷做到热,这样可能更有意义”,强调科学家要有“坐冷板凳”做好基础研究的精神。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宋娴从佛经引用了“鹦鹉救火”的故事:传说一只鹦鹉发现山林大火让鸟兽受困,便飞往小溪,用翅膀沾水,飞到山林上空,洒水灭火。这样,来来回回,不知往返了多少次,哪怕被其他鸟兽嘲笑也不停止。“这其实也是现在知识分子、科技精英需要的人文精神,要有使命感。”

 

怎么能让人们甘于“坐冷板凳”去从事同一件事?王诺诺认为,本质上需要对这件事有热情、有坚定的信念“冷板凳又如何呢?你的内心是无比淡定、无比幸福的。我觉得这个可能不仅是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的一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本次专业论坛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有限公司执行,广州科普联盟协办,设有主旨报告、实践分享、圆桌对话等环节,旨在强化深度交流,深化理论与实践,加强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观点交流与碰撞,解码新时代科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需求与新思路,助力展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